在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,我们常常见到关于朝代更替的叙述,诸多诗人作家通过笔墨抒发对前朝的思绪,或感慨其衰败,或忧心未来。如黄庭坚的诗中便提到:“断崖苍藓对立久,冻雨为洗前朝悲”。此类作品中,我们不难发现,一部分人寄望光复失去的王朝,像金庸小说《天龙八部》中的慕容复,便始终执着于恢复大燕的理想。而在新中国成立后,虽不再有人单纯为恢复清朝而奋斗,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人,他们依然坚持以种种方式支持国民党,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传递信息,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国民党特务万国雄。
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街头,繁忙的景象随处可见。街市中,车水马龙,喧嚣的叫喊声与人力车夫快速奔驰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扬起的尘土几乎扑面而来。街道两旁,各式各样的商店琳琅满目,墙上大幅彩色广告引人注目,五光十色,尤为鲜艳。时常,几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子并肩走过,轻声细语,微笑中带着温暖,路过之处,留下阵阵花香与动人的气息。
展开剩余80%在雁荡路的弄堂里,有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匆匆行走,她的容貌秀丽,气质非凡,身姿窈窕。然而,她的身高却比常见女子略高,骨架也显得稍显宽大。她走进屋里,脱下鞋子时,旗袍的下摆被掀起,露出了她双腿上细密的黑色腿毛,这让人不禁疑惑,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呢?
1925年,孙中山去世,国民政府风雨飘摇,军阀混战,社会动荡不安。在这动乱之中,万国雄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地主家庭,享受着安稳的童年。他的家庭为他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,令他无忧无虑地成长。同时,父亲的疼爱与教诲也让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
万国雄的名字由他的父亲所取,期望他能像名字所寓意的那样,力图为国家振兴尽一份力量。年幼的他天资聪慧,学业成绩出众,且心思敏捷,常能举一反三,极具潜力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人际交往上也游刃有余,举止得体,谈吐不凡,父亲对此十分骄傲。
渐渐地,万国雄步入青少年阶段,到了该上高中的年纪,他进入了华西协会高中。正是在这里,他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剧变。少年时期的万国雄,初时对政治并无太多了解,只是为了寻求社交活动加入了国民党下属的“三青团”。在学校的一次学生运动中,激进的青年们爆发了暴动,三青团采取了暴力手段进行镇压,而在这场事件中,万国雄展现了令人震惊的领导才能与决断力。暴动被迅速平息,上级也因此注意到他,提拔他为三青团团长。
获得权力后,万国雄逐渐迷失在权力与财富的漩涡中,他不再听从父亲的告诫,反而沉迷于奢华的生活方式。他的行事风格也日益狠辣,成为了上层社会里人们谈之色变的角色。
1943年,万国雄高中毕业后,继续在国民党中央大学深造,并因优异的成绩和相对成熟的能力,晋升为三青团的训练股长。然而,他冰冷的作风始终未能赢得同伴的好感,大多数人都对他敬而远之,但没有人敢公开反对他。私底下,他竟然有异装癖的嗜好,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无疑是个巨大的秘密。年轻的万国雄从小便偷偷穿上母亲的饰品,借镜子模仿女性的举止,渐渐地,这种癖好成了他的一部分,成为他唯一能带给自己些许安慰的方式。
时光流转,万国雄进入大学后,开始频繁穿着女性的衣物,这种行为他在闲暇时偷偷进行,有时甚至穿着女性衣物出门,几度差点被身边的同学发现。然而,在他巧妙的掩饰下,这一秘密始终没有被揭露。
抗日战争结束后,蒋介石政府宣布除司法机关和警察外,不得随意拘捕市民。然而,这一政府宣布的措施很快在“沧白堂事件”和“南京下关事件”中暴露了其虚伪面目,也揭露了国民党特务的残酷与无情。
早在“清党运动”期间,国民党的双重标准和血腥行动便已暴露无遗。那次运动中,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、进步青年、爱国人士甚至大学生都遭受了残酷迫害。许多人在这样的运动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背叛与投降,以求一时的荣华富贵,甚至为虎作伥,残害无辜。而万国雄正是其中的一员,他不单是为了财富,更是为了享受掌控他人命运、操纵生死的快感。通过高超的文笔,他多次出卖同窗老师,指控他们与共产党有关,甚至为此撰写反共的言论,致使许多人因此丧命。
1949年,内战接近尾声,万国雄察觉到自己将面临追捕,为了逃避惩罚,他迅速利用自己多年来练就的男扮女装技巧,改头换面,伪装成了一个叫“王秀娟”的女子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